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梅嶺風景名勝區

南昌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人去過

|

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梅嶺風景名勝區位於南昌市西郊15公里處,在江南最大的“飛來峰”上,因西漢梅福於此修道而得名。又因位於城區之西,復又名西山。梅嶺西臨鄱陽湖​​,北與廬山對峙,方圓15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也是中國古典音律和道教淨明宗的發源地。 梅嶺有自然和人文景點120多處,主要景觀有:被稱為全國第十三大避暑勝地之一的洗藥湖避暑度假區、江南最大尼姑庵之一的天寧古寺、中國音樂鼻祖伶倫修煉地、古南昌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江西最大的地表皇室墓葬--皇姑墓、神奇獨特的名人別墅群、參天的千年銀杏、峻險奇絕的獅子峰、氣勢壯觀的腳魚潭瀑佈區、繁花錦簇、縱覽雲飛的中日友誼林、莊嚴肅穆的方志敏烈土墓等。 自古以來,“洪崖丹井”、“西山秋翠”、“銅源三群”(瀑布群、梯田群、水碓群),就是文人騷客爭相題詠的著名景觀。梅嶺山勢嗟峨,層巒疊翠,四時秀色,氣候宜人。它以峰巒之旖旎,溪漳之蜿蜒,谷壑之幽深,岩石之突兀,雲霧之纏繞,風光之掩映,組成了梅嶺“翠、幽、俊、奇”的特色,素有“小廬山”之稱。 梅嶺原名飛鴻山,早在漢朝初年,就闢有驛道。西漢末年,南昌縣尉梅福為抵制王莽專政,退隱西郊飛鴻山。後人紀念他的高風亮節,在嶺上建梅仙壇,嶺下建梅仙觀,改飛鴻山為梅嶺。唐朝以來,有張九齡、張商英、週必大、王安石、張位五位丞相,歐陽修、曾鞏、黃庭堅、陳師道、湯顯祖等文學家,岳飛等武將,慕名而來,或遊覽賦詩,或題刻留記,或憑弔古蹟,或隱居修煉,留下了許多名詩佳作和人文景觀,成為古今遊人的慕遊之處。 梅嶺是佛道兩教的聖地之一,寺廟觀壇曾多達136處。道書稱此為“第十二洞天”。西山人大名剎之首的翟巖寺,原有一尊1.6丈高的銅佛,8尺高的銅蓮台和銅瓶、銅香爐、千憎鍋。唐朝名僧貫休曾居雲堂寺,有山居詩24首。原道教名剎太平觀旁有一株“千年銀杏”,樹高30米,胸圍7.5米,6個成年人方可合抱。位居山巔的紫陽官,石室尚存,東漢開國元勳鄧禹曾到此,旁有鄧仙洞和真君墓。 在古今遊人注目的梅嶺名勝古蹟中,洪崖丹井最為古老。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為洪州。離丹井不遠處是江西最大的地表墓--皇姑墓,墓前有石翁、石馬、石獅、石羊等。清朝末年佛教淨土宗的著名禪師印光的墓葬--印光和尚云塔,也在這裡。 梅嶺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梅嶺頭翠竹生幽,獅子峰險峻難攀,紫陽山秀麗多姿,羅漢嶺利於觀景。梅嶺有許多古樹名木,雄偉俊俏的迎客松,姿態萬千的陵上古松林,幽溪之畔的擎天大竹,尤以“盆景樟”、“石中蘭”、“樹生竹”為奇,被譽為“梅嶺三絕”。 梅嶺的谷壑,到處可見灰黑色的花崗岩壘疊成梯,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岩洞。有形似廬山仙人洞的雲隱洞,長逾百米的潘仙洞,彎曲多變的造錢洞,洞中有瀑的秦人洞,還有​​形態各異的尖刀石。龍爪石、礁日石、穿劍石、佛名石,井伴有神話故事在民間流傳。 “素練飄來勝白紗,輕飛玉屑點袈裟”。這是古人描繪梅嶺瀑布的詩句。梅嶺有因斷岩形成的腳魚潭、跌水溝、滴水崖、水口瀑布,四時騰瀉,還有許多清溪和山泉。 梅嶺林木蔥蘢,氣候涼爽。主峰羅漢嶺前的洗藥湖海拔842米,為全市最高點。夏季平均氣溫僅攝氏22.6度。比市區低8-10℃,這對我國"四大火爐"之一的南昌來說,是一座難得的“涼島”。1985年興建的洗藥湖山莊,是新興的避暑勝地。 遊人不論是在梅嶺之巔、洗藥湖畔,還是在避暑山莊,均可朝觀東方雲海日出,暮瞰洪城萬家燈火,春賞十里火紅杜鵑,夏迎百丈仙台涼風,秋品千峰野果瓊漿,冬攬萬山玉樹銀花。真乃一風景幽美、避暑遊覽之仙境。

特色

每逢星期日或其他節日,南昌的公園和其它遊覽場所,可見常見來往遊人,手拿著幾個春捲,邊走、邊吃、邊笑。 春捲也是南昌民間的傳統小吃。傳統的製法是用水調面加食鹽,攪得面可挑起筋後再在平鍋上燙成薄皮,加韭菜在新鮮肉餡中拌和,再將燙好的薄麵粉皮一張,放入餡芯,包成二寸長、八九分寬的長卷,下到油鍋內去炸。炸好的春捲呈金黃色,皮薄焦脆、香氣四溢。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