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地區
丹霞山位於六盤水市盤縣特區以南20公里的水塘鎮內,海拔1888米,孤峰高聳,氣象雄奇,山頂有寺廟一座,為護國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清代幾代維修,已頗具規模。丹霞山昔時香火鼎盛,每年三月,滇、桂、川、黔及東南亞各國來此朝拜旅遊者達數千人。至今仍為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動中心,及當地群眾旅遊休閒勝地。 丹霞山坐落在盤縣水塘鎮附近的群峰之中,海拔1896米,從外形看是一座圓錐狀的山峰拔地而起,形似鶴立雞群,據傳漢時有霞氣在上空鶴形,故名“丹霞山”,此山獨自高聳,氣勢雄奇,四周林木蔥鬱,一片翠綠環繞。在山南側石壁上,有一模糊摩崖,史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4月某日,雷轟絕壁留下“天北丹山”四字丹書,後人傳為神書,今遺址尚存。 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5月初一親臨丹霞山考察,初三日飯後下山,在《遊記》中記述到:“越脊南,始見西南一峰特聳,形如天柱,而有殿宇冠其上…… 而南岡則環脊一而西,逐矗然起丹霞之柱焉…… 由岡而西,躋級登峰,級緣峰西石崖,其上甚峻,已而崖間懸密蔭,無復西日之煉,直躋半里,始及山門。其門西北向,而四周籠罩山頂。時僧方種豆壟坂間,門閉莫入” 《遊記》裡還詳實地記錄了山脈的走向,河流的源頭及歸宿,交通行政區劃等,描述了山僧的勤勞創業精神和寺廟慈建樹,經濟及生活等概況。 詩人壟正熙把丹霞山的高和秀寫成世外桃源。詩云:“萬山捧出一峰孤,高插雲霄景象珠。飛閣欲傾風起撼,好花齊放鳥驚呼,人居樹梢如天上,我坐峰顛想畫圖。勝境吾鄉誇第一,何須方外覓蓬壺”。站在丹霞山頂,方圓數十里盡收眼底,微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現在丹霞山每天旅遊人流如梭,已成為盤縣一枝獨秀的旅遊聖地。 丹霞山最佳旅遊季節 每年農曆三月趕丹山,滇、桂、川、黔及東南亞各國均有香客來此朝拜。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