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袁崇煥祠、墓

崇文區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袁崇煥(1584年-1630年)為明末傑出軍事家、愛國將領,曾任兵部尚書、右副督御史、薊遼督師等。在任遼事期間曾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攻,阻止後金軍南下。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繞開袁崇煥在遼西的防線進攻北京。袁崇煥問訊後率部星夜馳援京師。獲廣渠門、左安門大捷,力解京師之危。但崇禎帝聽信讒言,中皇太極設下的反間計,將袁崇煥逮捕下獄。崇禎三年(1630年),袁崇煥被磔刑處死。其部下佘義士夜竊其屍葬於今廣渠門內東花市斜街,即原廣東義園,並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傳十七代。 由於歷史原因,袁崇煥祠被居民佔用,墓和原袁祠西側的佘家館被拆除成為學校的操場。 1984年袁崇煥祠、墓和坐落在龍潭公園內的廟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市文物局出資修復了袁崇煥墓;2002年市文物局籌措四百餘萬元資金,在崇文區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袁崇煥祠內居民的騰退工作。市文物局又出資60餘萬對祠堂進行修繕。2002年11月29日袁崇煥祠、墓正式對外開放。 多年來,作為佘義士第十七代後人佘幼芝女士繼承先祖遺志堅實守墓,同時為了修復袁崇煥墓和搬遷院里居民,修復袁崇煥祠到處奔走呼籲。費盡樂心血。今年市、區政府下決心搬遷袁崇煥祠的居民住戶,搶先修繕袁崇煥祠並對外開放,不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也得到了祠里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是佘女士一家的最大心願。袁崇煥祠居民的搬遷,政府給予了很大的照顧;由於袁崇煥祠處於崇文區角灣危舊房改造小區,在小區居民沒有動遷之前啟動,祠內居民可以選擇回遷和貨幣補償兩種搬遷政策,其中回遷戶可在角灣小區優先選房。每個搬遷戶還有文物保護獎。佘女士表示想回遷離袁祠近一點,可以經常回來照顧袁祠和墓,但無錢回遷買房。角灣小區的回遷房要兩年以後才能進住,在徵得佘女士一家的同意後,政府為佘女士在剛建成的金魚池小區買了一套70餘米的兩居室。佘女士一家看後表示滿意。 袁崇煥祠、墓現在已正式對外開放,在參觀憑弔場所有居民住戶不利於開放,且祠堂內也不應該有住家。考慮到佘家世代為袁崇煥守墓的歷史,結合現在的形勢,佘家可以變換一種守墓方式,即聘請佘女士為袁崇煥祠、墓的榮譽顧問,安排工作室,今後佘義士的後人還可以繼續用一種新的守墓方式將這一優良傳統繼承下去,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民族精神永遠發揚廣大。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