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
逍遙津位於合肥市舊城的東北角,是一座約20萬平方米的城市公園,水面佔三分之一,公園分東西兩部分, 逍遙津古為淝水上的一個津渡。公園外,有一座西津橋,又有逍遙橋,是合肥對外交通要道。 逍遙津公園四季長青,環境優雅寧靜,曲道幽長迂迴,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對稱式園林佈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公園既有北方園林的古樸典雅,又有南國園林的嫵媚清秀;就像一位亭亭玉立、著裝入時的村姑。足踏逍遙津公園,悠久的歷史傳說會使人盡發思古之幽情;而引人入勝的自然風貌和人工建築又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在這裡,既可想像出古戰場的瀰漫硝煙,又可品覽祖國壯麗河山的錦繡。 逍遙津公園最大的特色是園內有湖,湖面面積多達168畝,約佔全園面積的四成,蕩舟湖上,可盡賞公園中的湖光島色。精巧古樸的水榭,紅柱綠瓦的花窗,醉人的荷塘花色,古樸的逍遙莊園不無極盡妍態,多彩多姿。湖面尚有三島,猶以北島為最,亭閣生輝,掩映於綠樹叢中。南島的面積最小,蔥蔥的蘆葦隨風搖曳,寧靜幽秘。 除去優雅的糊景之外,遊人還可至園中園、百草園、牡丹園等處賞花觀賞亭臺閣樓;至畫廊留影;至獨秀峰遠眺眾景。 逍遙津名稱歷史悠久,以三國古戰場聞名後世。曹魏與孫吳為爭奪合肥,鏖戰32載,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戰鬥就在古逍遙津畔。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即由此而來。至今逍遙湖心3島中還有一土丘,相傳為張遼的衣冠塚。 古廬州在三國時期真的是戰亂紛紛,最著名的戰役當數“張遼大戰逍遙津”。逍遙津別名“竇家池”、“鬥鴨池”,古代為淝水上的渡口。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率10萬大軍攻廬州沒有成功,在退回的半路上被曹操大將張遼襲擊。孫權退到渡口,津橋已被拆除,孫權乘馬飛越淝水河才得以脫險,後人將此橋命名為飛騎橋。《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就是以這個歷史典故為藍本寫的。昔日的古戰場如今已改建成一個有亭台樓閣、水榭船塢、鳥語鶯聲的結構複雜的大公園。園內以水係自然分為東西兩園,東園為青少年活動區和兒童樂園,中間一片大草坪,東南角是動物園,東北角是可以品茶的蘧莊和遊船碼頭。西園基本都是人工植物造景,像個特大盆景園,有張遼的衣冠塚和一座橫刀躍馬的塑像。 逍遙津位於合肥老城區東北角,與教弩台僅一步之遙,以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而載入典籍。逍遙津又名"竇家池","鬥鴨池",古為淝水上的津渡。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孫權率10萬大軍攻合肥未下,軍還,為曹操守將張遼所襲。孫權退至此地,津橋已被拆除,孫權乘駿馬飛越淝水脫險,後人名此橋為飛騎橋。從此逍遙津聲名大震。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即出於此。逍遙津在明清時期 曾是官僚地主的私家花園,先後為竇、王、龔幾家霸占,命名為竇家池、鬥鴨池、豆葉池,建國前已是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逍遙津佔地31.3公頃。全園以水係自然地分為東西兩園。園內景點密集,移步換景。東園為青少年活動區和兒童樂園。中間一片大草坪,為遊人集結娛樂的廣場。東南角是動物園,有珍禽異獸和千姿百態的水族。東北角是供遊人品茗小憩的蘧莊和搖槳蕩舟的的遊船碼頭。西園以植物造景為主,配合建築和園林小品,有梅花山、牡丹園、杜鵑園、藏幽園、盆景園、獨秀峰等勝景,各種奇花異草,爭妍鬥艷。園內鬼斧神工的假山怪石、小橋流水、水榭迴廊、樓台亭閣,皆相隔在舉步之間。遊人入園,曲徑探幽,如入仙境。 現橫掛在公園南大門上的匾額"古逍遙津"四字,系清末宣統皇帝的老師、太子少保陸潤癢所書。園內不僅完整地保存一座曹魏大將張遼的衣冠塚,還有一尊橫刀躍馬的張遼塑像;東吳孫權敗陣的飛騎橋也在園內恢復重建,更豐富了逍遙津的內涵意境。 位於公園內的鱷魚館,佔地面積1萬餘平方米。園內有從非洲、美洲和泰國引進的鱷魚50多條,最大的3米多長150公斤。遊客在園內可以看到泰式風味的鱷魚表演,國內最精彩的鳥類雜技表演,以及用活雞、活鴨釣逗鱷魚等。同時還可以看到鱷魚吃食時的那種拼搶、群毆、撕殺和爭鬥的驚險場面。特別值得一看的是鱷魚為了搶食而採取“死亡翻滾”的血腥場面,如身臨泰國觀賞鱷魚一樣。 遙津公園四季長青,環境優雅寧靜,曲道幽長迂迴,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對稱式園林佈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公園既有北方園林的古樸典雅,又有南國園林的嫵媚清秀;就像一位亭亭玉立、著裝入時的村姑。足踏逍遙津公園,悠久的歷史傳說會使人盡發思古之幽情;而引人入勝的自然風貌和人工建築又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在這裡,既可想像出古戰場的瀰漫硝煙,又可品覽祖國壯麗河山的錦繡。公園最大的特色是園內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極富情調;若逢淡霧朦朧的天氣,或霞光萬丈的時辰,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逍遙津公園位於合肥市老城區東北隅,是一座有文化歷史特色,設施比較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的綜合性公園;同時又是三國時代著名的古戰場,是合肥十景之一。公元三世紀時,魏、蜀、吳三國鼎立,合肥屬於魏轄地,是江淮咽喉,軍事重地。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趁曹操興師西征漢中張魯,合肥空虛之機,親率雄師十萬攻打合肥。鎮守合肥的魏將張遼在強敵壓境,眾寡懸殊的危急關頭,臨危不懼,履險如夷,毅然率領將士出擊迎敵,以少勝多,大敗吳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一戰,戰場就在今逍遙津公園一帶。隨著時代的變遷,逍遙津這個三國時代的古戰場歷經滄桑。宋代道乾年間,合肥城擴大,逍遙津被圈入城內。明代官僚竇家冉將逍遙津佔為私有,改名“竇家池”。清代康熙年間被一官僚地主王某所霸占,改名“鬥鴨池”。光緒年間又為合肥官僚龔心釗所佔有,他自號豆隱,因此又改稱“豆葉池”。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開始將逍遙津闢建為公園。一九五三年正式命名為逍遙津公園。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經營,逍遙津公園現佔地31.3公頃,其中水面11.2公頃。逍遙津公園平面成扇形,全園由水係自然地分為東西兩園。東園水域遼闊,草坪寬廣,主要是青少年活動區、文化活動區和動物展區。這裡有逍遙閣、渡津橋、逍遙墅、逍遙湖、張遼塑像、兒童樂園、遊樂場、草坪廣場、文化宣傳長廊等各類服務設施。西園境內溪流交織,地形地貌多變,主要是安靜休息區。這裡綠蔭覆地,亭廊曲回,疏影橫斜,曲徑通幽,給人以步移景異,鬧中取靜之感。園內以植物造景為主,建築和園林小品點綴,植物同山石、建築、水體相互烘托、配合,形成了水榭、梅花山、牡丹園、藏幽園、張遼衣冠塚和陳列館等風光各異的景點。 逍遙津最佳旅遊季節 一年四季均適於遊覽,但4-10月風景尤佳。
沿壽春路向東到勝利路、滁州路一帶,那兒原來是車站比較多的地方,所以飯店也多, 或者向北200多米到淮河路步行街,那兒的飯店更多,檔次也好一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