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千佛崖

廣元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人去過

|

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千佛崖位於廣元市城北5 公里的嘉陵江東岸,古棧道險閣——石櫃閣就在崖南頭,與皇澤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於北魏時期,歷經了近1500年,在高45米, 南北長200 多米的峭壁上,佈滿了造像龕窟,重重疊疊13層,密如蜂房。據清咸豐四年(1854年)碑文記載,全崖造像達“一萬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一半以上造像被毀。現僅存龕窟400 多個及大小造像7000餘軀。全崖造像以大雲洞為中心,分南北兩段。南段龕窟有:大佛洞、蓮花洞、牟尼閣、千佛洞、睡佛龕、多寶佛龕、接引佛龕、供養人龕、神龍大佛、如意輪觀音、單身佛窟等;北段龕窟有:三世佛龕、無憂花樹窟、 彌勒佛龕、三身佛龕、節行僧龕、菩提像窟、伎樂天人窟、地藏王龕、力士龕、盧舍那佛龕、十一面觀音像、阿彌陀佛龕、飛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雲洞居於千佛崖中心位置,規模最大,共計造像234 尊, 左右兩壁雕有148 尊蓮花觀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為彌勒佛。據說該尊彌勒佛是武則天的化身像。唐天授元年(690 年),武則天正式登基時,白馬寺法明和尚薛懷義等12名和尚為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撰寫《大雲經》呈武則天。《大雲經》中稱武則天是彌勒佛降生,應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則天看後大喜,親筆作序,頒佈於天下,且令各州要營造大雲寺,以珍藏《大雲經》。因武則天生於利州,當地百姓就在千佛崖造大雲洞,並且刻了這尊彌勒佛立像和後壁龕中二聖——高宗李治、武則天。按中國傳統應男左女右,而該二聖的排列是女左男右,佛龕男高女低,這體現出設計者的巧妙構思。 現在廣元市文物管理所修建完善了崖壁樓閣走道,有階梯攀登,可通達各龕窟參觀。 千佛崖在去明月峽古間道的途中,可先去古間道遊覽後在到千佛崖,到千佛崖遊覽,要細細品味,看它的歷史,它的雕刻技術,人物形態,大佛中有小佛,特別是那些小窟中的佛像要特別注意,一個小窟中可能就有幾百個小佛在牆上。它門的色澤有些保持的非常好,你不敢詳細,那已是有上千年曆史的了。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