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
悅城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時代,現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以優美的風水環境和獨有的“龍母文化”而名播海內外,是廣東省內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廟宇。 龍母祖廟位於德慶縣悅城鎮五龍山下,悅城河與西江交匯處,秦漢期間興建。歷代相傳悅城龍母樂善好施,能消災解難,一千多年來香火不斷,尤其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龍母誕期,來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數以萬計,香港來的人也不在少數,成為一大奇觀。 龍母曾得到歷代皇帝的冊封,現在廟中還完整地保存著明代開國皇帝的洪武詔書碑。一千多年來龍母祖廟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緒31年)曾集中兩廣的能工巧匠,耗費巨資,花了七年的時間重建了這座龍母祖廟。1985年,社會公眾和港澳同胞集資300多萬元,又進行了全面的整修。 龍母祖廟是一座磚木石結構的建築群,也是一座凝聚了歷代建築和造型藝術的殿堂。龍母祖廟建築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蟲、防雷性能,雖經百年風雨雷電,至今瓦不漏,牆不裂,柱不彎,地不陷,令專家驚嘆不已,稱為南方低水地區古建築的典範。特別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設計非常巧妙,溢流通暢快捷。每逢洪水侵浸,廟宇內外清潔如故,絕無淤泥。廟內梁、柱、桁、簷,幾乎全是木雕、磚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絕倫的藝術品目不暇接,令人嘆為觀止。它與廣州陳家祠、佛山祖廟合稱為南方古建築“三瑰寶”。 它具有“神”、“絕”、“巧”、“靈”四大特點,整個建築群與周圍的山水和諧相契,渾然一體。龍母祖廟石雕、磚雕、木雕、陶雕等,建築雕刻藝術巧奪天工,廣泛運用深雕和透雕工藝,使得祖廟建築活靈活現和具有立體感;廟內木雕、陶雕題材廣,造工精、數量多、保存好,堪稱小型雕刻藝術館。龍母祖廟無論從建築技藝、文化底蘊都堪稱“古壇僅存”。同時它在建築藝術上別具一格的防雷、防水、防蟲技術也堪稱一絕。 特色情致:陶塑、灰塑、石雕、磚雕、木雕、劈畫、對聯等文物。 旅遊活動: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八的龍母生辰誕,農曆八月初一至初八的龍母得道誕,農曆十二月十八的龍母水燈節,農曆正月初四的“龍母開金印”活動,正月廿二的“龍母開金庫”活動,廟會活動期間,有舞龍、舞獅、雄雞舞、白鶴舞、蝴蝶舞、八仙舞、群眾秧歌舞、街頭戲曲晚會(粵曲晚會),屆時龍母祖廟雲集各方遊客,人山人海、興盛之極。 佳餚“西江第一碌”(蛇碌)、五福雞、西江河鮮、西江釀黑豆腐、地土狗、山坑魚等,地道特產美食竹篙粉等。
美食: 縣城擁有各具特色的酒樓食肆,其中以迎賓苑、旺角山莊、龍江山莊、德城食府最為出名。特色佳餚“西江第一碌”、五福雞、西江釀豆腐等,還有地道特產美食竹篙粉、豆角酢、江濱大頭菜等,十分可口。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