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
新會學宮又名文廟、孔廟。位於會城馬山西側。佔地12189平方米,建築面積3225平方米,學宮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慶曆四年(1044年)。當時是按山東曲阜孔廟圖案,因地制宜建造。學宮在元代被毀於兵火,明代重建。以後歷代均有重修。民國24年(1935年)重修後,曾舉行過一次“祭孔”活動。1939年後,會城淪陷,學宮建築遭日寇嚴重破壞,僅存化龍橋、櫺星門、石牌坊、泮月池和大成殿。大成殿是學宮的正殿,面寬5間,進深3間,重簷歇山頂、下簷斗拱為外轉六鋪作單抄雙下昂計心造,與故宮太和殿相仿。四周通廊置24根檐柱,內為12根金柱,正脊為“咸豐辛酉如壁店造”的花脊,上塑有雙龍擁珠,中間為葫蘆寶剎,重簷四角還掛有陶鐘。1956年除重修遺存建築外,並在原遺址上,重建戟門(大成門)、東西兩庫、兩廡、兩廊和尊經閣、“蹈和”、“履中”兩殿。近年,又以仿古建築工藝,把學宮正門殿堂修葺粉飾一新。 孔廟是用來祭祀孔子的,但加封“學宮”之後,它更是文人學子搏取功名的先進之門。由於科舉制度的建立,學宮歷來是生員統考入仕的考場。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