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
諸城市博物館於1979年建成,佔地99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整個館區為庭院式佈局,是一處具有民族特點的建築群。走進牌坊式的門樓,穿過題有“瑯琊舊郡”、“密州名區”的月亮門,沿著寬敞平坦的甬路,步入開闊的庭園風景區,就是具有民族形式的雄偉的文物陳列廳。 該廳陳列由序幕廳、北展廳、南展廳三部分組成,共陳列和收藏了諸城古代和近現代珍貴文物標本1.5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0餘件,二級文物70餘件,三級文物40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有700餘件。各展廳運用地圖、照片、圖表、模型等方式,以遠古時代、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為分界,系統介紹了諸城地理環境、歷史沿革、疆域演變、名勝古蹟、各種文物、歷代名人等,生動地顯示了在各個歷史時期諸城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概況,展示了諸城人民創造的燦爛的民族文化。 諸城博物館收存的文物,上起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文化遺存,下至近代的各類文物。既有反映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也有表達人類文明的原始文字、繪畫,製作精湛的銅器,品種繁多的陶器,精美絕倫的瓷器,還有顯示社會發展的各類文化藝術品以及燦爛多姿的裝飾品、石刻造像和浩瀚眾多的鄉邦文獻與史料典籍。這些人類文明的精華,充分反映了諸城的古老文明。 館藏文物中最為珍貴的一級藏品主要有7件:1.戰國時期銅製鷹首提梁壺,造型奇特,製作精湛,是全國罕見的稀世之寶。2.戰國時期銅編,一組共有7件,造型厚重,紋飾繁縟,工藝精湛,保存完好,上鑄有銘文,它對於研究齊、魯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3.反映南宋時期“紅襖軍”反金活動的元帥右監軍印,印為銅鑄,呈正方形碑形紐,印文為疊篆書體“元帥右監軍印”,背刻“辛卯年”及“山東淮南行尚書省造”。該印是山東農民起義、組織紅襖忠義軍進行抗金斗爭的證據。4.大明宣德年間青花大碗,造型厚重,紋飾嚴密,顏色黛青,瓷釉潤澤,為明代瓷器代表作品。5.涼台漢畫像石刻--髡刑圖、題銘圖。6.明丁雲鵬白描《十八羅漢畫卷》,卷長7米多,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為丁雲鵬臨摹的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後部分是李流芳行書體題跋“十八贊”,書法清秀,內容豐富,堪稱珍品。7.清代山東名士高南阜詩稿冊,冊為折疊式,系南阜用左右手所寫的詩句草稿,並有高氏所藏古印及個人雕刻的印章、印模,如“關中侯”、“劉伶之印”、“東方朔印”、“南阜老人”、“高鳳翰印”等。 藏品中的陶器計有1300餘件,石刻有50餘塊,玉器1700餘件,書畫700餘幅(冊)。館存古舊書及鄉邦文獻計共4000餘冊,碑拓本400餘冊。 諸城市博物館最佳旅遊季節 一年四季皆可旅遊,尤以4-11月份非最佳。在這段時間裡,氣溫溫和,適合外出。
諸城市博物館位於濰坊諸城市的市中心,各種地方特色小吃豐富。您可盡情品嚐。 風味小吃 1.密州烤鴨諸城密州烤鴨選用天津鴨,烤製時特選用棗木、蘋果木等果木熏烤,故以皮酥肉嫩馳名中外。在食用時配上精製和特選的單餅、大蔥、大醬等10多種佐料,味道鮮美,只感肥而不膩,是宴請貴賓的上等佳餚。 2.諸城辣絲諸城辣絲”在冬季、春節涼菜中堪稱一絕。是諸城民間流傳的一種具有鄉土風味的涼菜。 “諸城辣絲”是以辣菜疙瘩為主要原料,在冬季精心製作而成的一種辣味涼菜,俗稱“辣絲子”。它顏色潔白,刀功細膩,條型絲狀,清脆爽口,辣味獨特,別具一格。近幾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辣絲子的人越來越多,促進了諸城辣絲的生產。城關、昌城、九台三鎮相繼出現了辣絲子專業村、專業戶,諸城辣絲已由原來的百姓自做自吃,發展到了用罐頭瓶、塑料袋包裝,在食品市場上銷售。 3.濰河鯉魚諸城市境內的濰河自古以盛產鯉魚而馳名,人們習慣稱這裡的鯉魚為“濰河鯉魚”。濰河鯉魚生長迅速,食料來源廣泛,能在靜水中自然繁殖,個體較大,肉多,刺少,味鮮美,食用價值高。目前,濰河鯉魚在諸城還沒有作為主養品種,僅限於在濰河水系內生殖繁衍。 4.密州鳳翅“密州鳳翅”是諸城久負盛名的一道名菜,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密州鳳翅”始創於清朝乾隆年間。劉墉回諸城老家祭祖,從宮廷技藝精良,“提籃雞”是他的拿手好菜。隨劉墉來諸城後,這們廚師以“提籃雞”的烹調方法,專用雞翅做了一道菜,這道菜深受食客的喜愛,後根據諸城古稱“密州”,將這道菜取名為“密州鳳翅”。所以,“密州鳳翅”也是清朝宮廷中的一道傳統工藝名菜。 5.密州龍爪諸城密州龍爪,早在清朝時就負有盛名。它選用修長的豬腳為原料,調入鹽、蔥、薑和五香粉等10多種佐料生醃,再放入鍋中煮熟,最後用特選的重料熏烤。食用起來香味濃郁,肥而不膩,倍受選譽。密州龍爪以其含膠質多、營養成分豐富,被譽為食品中的“美容王”,常食用,皮膚可細膩潔白。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