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
崑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煙台市,建於1992年,面積4733.33公頃。公園地處山東半島東端、煙台、威海兩地交接處,山勢綿延磅礴、峰巒疊翠,奇峰異石、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這裡歷史悠久,古蹟遍布、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都是由崑崙山衍生而來的。 崑崙山是道教名山,歷史上曾以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而聞名海內外。崑崙山是膠東革命老根據地,著名作家馮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描寫的都是崑崙山軍民抗日鬥爭的故事。 崑崙山是個天然生態博物館,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品種達1000餘種、有狼、梅花鹿等野獸200多種。有分佈於我國最北界的刺杉。最南界的紅松、也有山東最大的世界樹木"活化石"水杉,並有300多年樹齡的北方玉蘭王、千年樹齡的杜松、古根杏,還有頗具觀賞價值的鵝掌揪、華山松、美國火炬松等,森林覆蓋個達80%,28年沒有噴灑過農藥而從未遭受過蟲災,14條河流和全山沒有污染。現在的崑崙山大森林莽莽蒼蒼,景觀千姿百態,一年四季林相變幻奇特,色彩斑斕。 崑崙山群山環抱,溝谷曲折幽長,大多數溝溪全年有水、形成了豐富的溪水、清潭、山泉、瀑布等水體景觀、這在山東是較為少見的。 崑崙山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它是一個森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取,猶如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鑲嵌在膠東大地,崑崙山現已形成五大旅遊景區,遊人可賞山花爛漫,觀清泉瀑布,吃山珍野味,尋道教文化。 九龍池景區:崑崙山北麓,有高約百米的懸崖石壁,居中梯列9個大小不等的天然師池,大者直徑6米,深3米,尾擺東北,腰部幾曲向南,呈巨龍上山之勢。傳說古時有9條神龍觸犯了天條被玉帝貶居於此,池水因此得名。九池清澈見底,終年長流不息,春時細流涓涓,碧波蕩漾;夏時飛瀑奔濺,風激懸流,宛如噴珠濺玉、壯觀無比。瀑布之長、之大在山東省罕見。主要景點有九龍瀑、龍王廟、龍王閣、古木瓜等。 岳姑殿景區:岳姑殿原是建昌麻姑修煉的地方,金代人定年間,由碧霞元君所取代,並在此修築了岳姑大殿等廟宇,共計72座108間,現存其遺址和碑林鑿刻,現已修復麻姑廟、三宮殿、財神殿、月老祠,另有景點崑崙疊翠、華泉、碧霞亭等。 煙霞洞景區:煙霞洞是由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金代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咸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曾在崑崙山煙霞洞中聚徒講道。 無染寺景區:無染寺始座於東漢桓帝永康年間,該寺廟宇規模宏大,歷史上稱為"膠東第-古剎",享有極高的聲譽,因年代久遠,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僅存其遺址。主要景點有江北玉蘭王、王母娘娘洗腳盆、仙女池等十八潭。整個河道迂迴曲折,卵石、清潭形狀各異、碧波蕩漾,常年不枯,兩岸森林掩映,構成一幅迷人的自然風光畫卷,水隨山轉,山水想依,情趣盎然。 泰礴頂景區:泰礴頂,海拔932米,素有"膠東屋脊"的美,它屬於泰山支脈,氣勢磅礴恢宏,因此得名"泰礴頂"。泰礴頂山峰高聳,挺拔軒昂、山體雄偉奇峻、崢崢陡峭。攀上極頂,可以觀看到黃海之濱、日出、山市等景觀。泰礴頂景區主要的景點有蓮花池、杜鵑坡、生態科普館、天然氧吧、齊魯第-生態健身遊道等。 近年來隨著崑崙山旅遊的日漸升溫、公園的景點景觀建設、總體規劃、旅遊設施都在不斷完善。 國家級森林公園昆嵛山。地處煙台東南50公里。方圓百里,峰巒綿延,林深谷幽,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蹟,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素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譽。昆嵛山是個天然生態博物館,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品種達千餘種,有狼、梅花鹿等獸類200多種。有北國的紅松.南疆的刺杉,千年樹齡的杜松。古銀杏和300多年樹齡的江北玉蘭王,森林覆蓋率達82%。30年沒打化學農藥無蟲災,生態平衡。這裡,大森林莽莽蒼蒼,景觀千姿百態,四季變幻奇特,色彩斑斕。春天,綠草茵茵,山花爛漫,最宜賞花踏青;盛夏,濃蔭蔽日,涼爽宜人,清潭、山泉,瀑布縱橫其間,最適消夏避暑;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野果流香,是賞紅葉、品鮮的黃金季節;隆冬,萬里雪飄,銀裝素裹,觀霧淞冰掛,品山珍野味令人陶醉。公園生態優越,水質潔淨,環境幽雅,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高,是北方難得的一處天然氧吧,是原始的、純自然的,無污染的生態旅遊區,是休閒養生,親近自然,了解生物的理想之地,它如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鑲嵌在膠東大地,是最適宜人類休閒度假的地方。目前,己開闢了5大旅遊景區。九龍池,百米瀑布,氣勢磅礴,壯觀無比;泰礴頂,膠東屋脊,海拔923米,有原始森林,天然氧吧,水簾洞,景色秀美,是保健、養生、生態旅遊的最佳選擇;煙霞洞,金代丘處機等七真人在此修煉,是全真教發祥地;麻姑殿,為建昌麻姑修煉的地方;無染寺,有萬米大峽谷,上下分佈著仙女池,王母娘娘洗腳盆等十八潭,河床、卵石、水潭光潔如玉,翠峰秀嶺,森林掩映,人稱北方的“九寨溝”。現開闢了森林觀光、森林健身、森林浴、礦泉浴、康復度假、科普修學、攀岩探險、道教文化等項目。 昆嵛山位於膠東半島東部,橫亙文登和牟平的交界處,佔地48平方公里,這裡自然景觀壯美多彩,人文景觀豐富,就是這座東北、西南走向的丁字型山脈,具有當時制約東海區局勢的戰略要地,是打響膠東抗日第一槍的老革命根據地。1935年中共膠東特委發動了11.4暴動。指揮部設在昆嵛山無染寺,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膠東游擊隊”,在膠東大地播下了革命火種。1936年4月,又組建了昆嵛山紅軍游擊隊,鞏固了昆嵛山革命根據地,成為膠東地區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裝。這裡是《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故事發生地、電影外景拍攝基地。 景點名稱:泰礴頂景區 泰礴頂,膠東屋脊,海拔923米,山峰高聳,軒昂挺拔,雄偉奇峻,崢嶸高峭。據傳泰礴頂名稱乃取泰山支脈而氣勢磅礴之意。登極頂,遠眺三面碧海浩渺,半島群峰聳翠,昆嵛美景盡收眼底,形成一種由抑到揚的節奏感和“一覽眾山小” 的高曠氣勢。若遇雲霧,昆嵛雲海更為壯觀,山中的白雲蓊鬱而起,裊裊煙霞,巍峨雲山,千柱翠峰懸浮於悠悠舒卷的白雲之上,宛若虛無縹緲的仙山瓊閣。還可觀黃海、日出、山市等景觀。主要景點有:蓮花池、杜鵑坡、生態博物館、水簾洞、天然氧吧、小木屋、山珍餐館、齊魯第一生態健身遊道等。水簾洞,一股清泉從石縫湧出,湧上突兀的岩石,沿巨石湧入水潭。涓涓細流,或聚或散,有時如一片珠簾,隨風飄灑,水簾在陽光映射下,時明時暗,耀著彩虹,下有一水潭,水面達2000平方米,山翠水清,石奇潭垂,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天然氧吧中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極高,令人呼吸平穩,血壓降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對治療心髒病、冠心病、穩定精神等都具有特殊療效,是養生健身的最佳去處,特別是夏天,氧吧區的溫度比其它地方低6度左右,被人 們稱為“天然空調”。 景點名稱:煙霞洞景區 位於昆嵛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內供奉著“七真人”雕像。洞外,峰巒環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徑迴繞,逶迤多姿,奇秀壯觀。每當陰霾天氣,山頭白雲繚繞,滴翠浮青,雲海如浪,煙霧繚繞,並時有霞光出現,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古人詩云“青天重迭水潺湲,聞到此處別有天。洞裡仙人何處去,煙霞風景自年年”。此洞僻靜清幽,背山傍水,藏風聚氣,歷來成為道人居士潛心修煉、講道闡玄之處。金大定七年(1167),咸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聚徒講道於菸霞洞中,並收丘處機等七個弟子,號稱“北七真人”,以此為中心,在寧海(牟平)、文登、萊州等地傳道,創立了道教中的一個新的宗派——全真派。煙霞洞即成為創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處機最為有名,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國師,尊為“神仙”,成為統領全國道教的一代宗師,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國盛行。煙霞洞,神清觀是全真教的祖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道教宗奉的聖地。如今,金庸武打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中的“全真七子”石雕像、銅碑、聖旨碑、丹井、“七真”墓保護完好。 景點名稱:九龍池景區 在這裡,可以看到:九龍瀑、建於明末清初的龍王廟、龍王閣、古木瓜、仙翁石等。九龍池,沿龍王廟南上約千米,有高約百米懸崖石壁,居中梯列9個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池,大者直徑6米,深3米,尾擺東北,腰部幾曲向南,呈巨龍上山之勢。天生地就,奇險妙絕。傳說古時候東海有一巨龍,因觸犯了“天規”,玉帝龍顏一怒,將其鎖於蒼山之上,巨龍不羈,與看守的河神相搏鬥,一場天昏地暗的戰鬥結束後,巨龍掙脫羈絆,返回大海,而此山便留下了這坎坎九池。清代詩人趙子轅曾寫道“狂性難馴吼且奔,玉匣擘破飛流瀉……一鱗張爪厲相搏戰,怒流沸湧如魷穴”士人以為“有龍居焉” ,故名九龍池。池水源於山澗泉水,甘甜清洌,清澈見底,終年長流不息,春時細流涓涓,回清倒影;夏時飛瀑奔濺,風激懸流,活像一條七彩巨龍,飛流直下三千尺,宛如撒珠噴雪,壯觀無比;秋天碧波蕩漾,鱗光閃閃;冬時冰筍倒掛,含珠吐玉。瀑布之長、之大在山東省罕見。 景點名稱:岳姑殿景區 岳姑殿原為麻姑殿,傳說為建昌麻姑修煉的地方。麻姑是東晉人葛洪著《神仙傳》中的一位女神。書中說:東漢桓帝時,應王方平之召,麻姑降於蔡經家做客,蔡經見她非常美麗,只有十八九歲,能擲米成珠。她自述曾三次見過滄海變桑田,可見她的年齡有幾億萬年了。她說此次來時,又見蓬萊之水淺於舊時,又說“三月三日為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到了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傳記立碑。五代時期昆嵛山中有了麻姑塚等仙跡,北宋政和六年(1116),徽宗下詔,賜封麻姑為“虛緲真人”,並立碑。自此麻姑備受當地人崇拜,並以她作為長壽、健美、聰明、正直、純潔的象徵。麻姑得道成仙后,金大定年,碧霞元君即泰山之神東嶽大地的女兒岳姑,東遊昆嵛山時發現此處仙氣十足,是修煉勝地,故而從泰山遷入。繼而修築岳姑大殿等廟宇72座108間,現存遺址和碑林鑿刻,新修復麻姑廟、三官殿、財神殿、月老祠。另有景點麻姑塚、昆嵛迭翠、華泉、碧霞亭、岳姑大殿等。 景點名稱:無染寺景區 無染寺座落在主峰泰礴頂南麓,是盛極一時的膠東第一古剎,始建於東漢桓帝永康年間。據《寧海州志》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曾建有一座廟宇,取名“無染院”為“居之者六根清淨,大得解臟”的意思。無染寺建成後,幾修茸,殿宇宏偉壯觀。唐代的《無染寺碑》記載:“松蔓森邃,崖谷幽奇,大川激滄海之浪,極頂峭虛危之宿,院額“無染”,堂房四匝間松掛,張鳳翅以翰翔;殿宇一基架梁椽,砌龍鱗而偃騫。僧延冬夏,實為養道之方,額清節庭,永晴高峰之勢。”可見當年的宏觀勝況,現寺院已倒塌,僅存寺殘址。不過到昆嵛山旅遊的人,總還要爭相到無染寺舊址瀏覽一番。這里森林茂密,松柏蒼翠,峰巒疊嶂,怪石密布,溝谷曲折幽長,溪水、瀑布、清泉連在一碧水盈盈,清波蕩漾,水花四濺,使遊人樂而忘返。在這個景區,可以看到古銀杏、白玉蘭、齊王墳、無鹽王后墓、王母娘娘洗腳盆、石窗等。傳說,寺內原有古石龕,下有空洞,戰國時期“無鹽王后”墓葬。寺東北有齊王墳,傳說齊康公被田氏放逐東海島,死後葬於此地,墳上還有一棵不老松傲然屹立。 農曆四月十五嶽姑殿廟會; 旅遊踏青節為每年4月15日至4月30日,踏青尋寶、登山比賽; 農曆六月十三九龍廟會。
崑崙山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它是一個森林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取,猶如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鑲嵌在膠東大地,崑崙山現已形成五大旅遊景區,遊人可賞山花爛漫,觀清泉瀑布,吃山珍野味,尋道教文化。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