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唐山抗震紀念館座落在唐山市中心抗震紀念碑廣場西側,總建築面積5380平方米。紀念館建築設計新穎別緻,中間方廳聳立,周圍圓廈環抱,屋面西高東低呈台階狀,向廣場中心傾斜。館內大廳正中矗立著江澤民總書記為唐山人民的親筆題詞。該館被省、市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成為展示唐山的窗口和新唐山城市建設標誌性建築之一。 唐山抗震紀念館是為紀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唐山的偉大壯舉而建立的。唐山抗震紀念館於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確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唐山抗震紀念館位於唐山市區中心抗震紀念碑廣場西側,始建於1986年,原名為“唐山地震資料陳列館”,建築面積1488平方米。1996年,為紀念抗震救災20週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對原館進行了改擴建,同時更名為“唐山抗震紀念館”,擴建後的紀念館建築面積為5380平方米。 紀念館內有大型綜合性展覽《今日唐山——唐山市建設成就展覽》。展覽共分9部分。第一部分綜合介紹了唐山的地理位置、資源分佈以及震後的發展情況。第二部分客觀地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給唐山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的極其慘重的損失,記述了唐山人民在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壯舉和偉大業績。第三部分至第九部分展示了在地震廢墟上崛起的新唐山的風姿。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地震。地震使百萬人口的城市頃刻化為廢墟。唐山市在震後重建過程中留下了7處典型的地震遺址。在這些遺址上,可以看到震後七扭八曲的鋼鐵構件和廢墟上的殘垣頹壁,向人們展示地震給唐山帶來的破壞和災難,也為地震工作者提供一個科學研究的真實現場。 唐山抗震紀念館位於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紀念碑廣場,原名為“唐山地震資料陳列館”,始建於1986年。1996年,為紀念抗震二十週年進行了擴建。唐山抗震紀念館建築面積5380平方米,館頂呈台階狀自西而東向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中心傾斜,事座建築吐圓形環抱,外圓內方,造型獨特。館內共分為兩層展廳,中央大廳一、二層貫通。展覽客觀反映了26年前那場舉世震驚的強烈地震給唐山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慘重損失;謳歌了唐山人民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氣概以及抗震救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頑強精神;展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唐山人民的親切關懷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人民無私的援助。珍貴的歷史資料感人肺腑,給人信心,紀念品人力量,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直觀生動的現實教材。 唐山抗震紀念館最佳旅遊季節 唐山市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背山臨海,地形複雜,地方氣候多樣,氣候資源豐富。具有冬乾、夏濕、降水集中、季風顯著、四季分明等特點。故旅遊抗震紀念館的最佳季節為春末夏初及夏末秋初兩季。尤其是在7月份,這個月的28日為抗震紀念日,所以在7月份到抗震紀念館旅遊將會欣賞到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
棋子燒餅、蜂蜜麻糖和萬里香熏雞是唐山的特色小吃。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