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
腰山王氏莊園位於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清代順治四年(1647年)至乾隆十一年(1747年)陸續建成。腰山王氏莊園主王錫袞為漢軍正黃旗將領,清軍入關時受封於此圈地定居。 在莊園高牆內分佈有多套宅院,命名為“堂”。整個莊園佈局由北往南三道內街隔成四大部分,依次為北園、中園、南園、場院。莊園建成之時,總建築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成套莊園3處50多套宅院,房屋500餘間。現保存完好的只有四分之一。 腰山王氏莊園是具有中國北方典型特徵的古代民居,它採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築規制,並大膽創新,體現了獨特的建築個性,是中國北方民居建築文化的大觀園。 莊園坐落在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在保定市正西25公里處。莊園始建於清順治初年,是王氏先祖王希袞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華北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大地主兼巨商的豪門巨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園佔地279畝,原有50多套宅院、500餘間房屋;現存65畝,房屋163間。莊園主要建築佈局成四方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內有東西排列四合院兩排,四合院各院前後貫通,左右相連。整座建築以灰色調為主,古樸大方,給人以莊重典雅的感覺。莊園建築既不同於皇宮官府,又不同於一般民居,是我國北方居民建築的極品。它不僅是研究清代民風民俗的珍貴實物資料,也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近年還成了影視拍攝景地,電影《風云初記》、《大決戰》,電視劇《熱土》、《青春之歌》、《天下糧倉》中的很多場景在此地拍攝。 腰山王氏莊園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佔地總面積15萬平方米,建成之初有50多套宅院,房屋500餘間,四周以五尺寬、丈二高的磚砌城牆圍護,儼然一座民間城堡。南園在整個莊園的最南部,也是莊園現有的主要景觀。一條內街將南園分為南北兩院。南院當年是主人的場院,建有糧倉、店鋪、賬房、收租院、車馬院等,如今是一所中學的駐地,當年情景蕩然無存了。北院為住院建築區,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莊園。 沿著南園內街緩步慢行,兩旁青磚碧瓦、古槐蔽日,令人頓生時空錯覺。沿街高牆坐北朝南開有正門、側門各兩個,牆內宅院分為東路“夢和堂”、中路“仁和堂”兩部分。當年,平日只由兩側門進出,只有遇重大活動時,才洞開正門,大顯排場。正門高6米,禁閉森嚴,大門腳下的石獅更顯出鄉間地主的豪風。 腰山王氏家族的發跡,就像山上的雲霧一樣,被蒙上了層層神秘的面紗,幾百年來,眾說紛紜,留下了種種美麗動人的傳說。有的說腰山王氏家族的發跡是跑馬占圈得來的。有的說是王氏第四代族人王佩上腰山村北霧山刨荊根,刨出了大量金銀寶貝。還有人說,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四大家族中的王家,原型就是順平縣南腰山的王氏家族……據考證,王氏家族祖居遼寧鐵嶺,清朝入關後,漢軍正黃旗武官王錫袞跑馬圈地,在這裡佔據了方圓百里的土地,開始大興土木,建成莊園。在建築時王家從各地聘來能工巧匠,精雕細刻。據說,一個工匠一天只能磨一塊磚,一個窗花木雕需用幾十個工時,工程之浩大,建築之考究,用工之精細,可見一斑。 莊園裡除了雕樑畫棟、風格各異的建築外,花、果、樹、菜幾乎佔總面積的一半,更有一棵松柏同株———上為松下為柏,看不出任何嫁接的痕跡,至今是一個謎。據說在整個華北地區,這是惟一的一棵松柏連體的樹。置身園中,細細品味,每個院子的房脊的十八隻白鴿呈現著祥和寧靜之象、輕盈舒緩之美,莊園沉浸在一種凝固的旋律中,令人神清氣朗,盪胸心怡。 腰山王氏莊園最佳旅遊季節 順平是個農業縣,所以有很多的瓜果梨桃可以品嚐。所以最好的旅遊季節就是夏末秋初。樹木蔥綠,遠離城市,是很愜意的。春天風沙大,冬天肅殺冷清,遊覽起來有些傷感。我是盛夏時節去的。比北京要低5度左右。
順平縣為"腸衣之鄉"。年加工豬、羊腸衣9萬桶,是全國最大的腸衣集散地和加工基地,產品銷往美、日、西歐及東南亞各國。這裡還擁有15萬畝無污染的林果資源,是久保蜜桃、紅富士蘋果、磨盤柿子、串枝紅甜杏四大果品基地。每年4月下旬桃花盛開時,順平都要舉辦桃花節,遠方的遊人、商客雲集,觀賞萬畝桃園繁花似錦的秀麗景色。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