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太暉觀

荊州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太暉觀位於江陵城西門外約1公里,太湖港北岸,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元時曾有草殿,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十二子,受封於江陵的湘王朱柏,由於篤信神仙,“善道家言”,遂於此量地造林,營建新殿,至次年落成,經占卜,得未濟卦之六五,於是命名為“太暉觀”。清乾隆《江陵縣志》稱:其時太暉觀設有主體殿閣五座,偏殿、左右殿俱備,規模宏偉,殿宇高大。時人讚曰:“遍數琳宮,獨此雄甲荊楚。” 現存建築有山門、三清殿、朝聖門、金殿、配殿等。金殿屹立於高大平台上,面闊進深各3間,長寬各10米,重簷疊脊,華供畫梁,頂覆鋼瓦,每當驕陽映照,閃光奪目。前簷下浮雕石柱,雲繞龍蟠,精緻生動。台後清水一泓,碧波漣漪,兩岸垂柳成行,婀娜多姿,襯托得金殿益顯巍峨瑰麗。    太暉觀位於江陵城西門外約1公里,太湖港北岸,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元時曾有草殿,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十二子,受封於江陵的湘王朱柏,由於篤信神仙,“善道家言”,遂於此量地造林,營建新殿,至次年落成,經占卜,得未濟卦之六五,於是命名為“太暉觀”。 清乾隆《江陵縣志》稱:其時太暉觀設有主體殿閣五座,偏殿、左右殿俱備,規模宏偉,殿宇高大。殿內雕樑畫棟,熠熠生輝,故有“小金頂”、“賽武當”之稱。 湘獻王畏罪自焚不久即平反昭雪,其衣冠塚位於太暉觀西側將台中學內,1956年被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2月因遭盜墓分子炸盜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646件。該墓為磚石結構,由前、中、後三室外加四個耳室組成,墓室南北長11.35米,東西寬8.8米,墓室內高4米,前室外頂仿硬山式殿堂建築,青色“金磚”鋪面,綠色琉璃瓦蓋脊,兩端筒瓦瓦當上裝飾有五爪龍圖案,墓室結構奇特別緻,建築工藝精湛,與太暉觀交相映襯,共同構成湘獻王地上地下兩個王宮。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