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
玄妙觀位於江陵城北偶,荊北路中段,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文記載,為唐貞觀九年(635年)建,一說唐開元建。原在城西南隅,明嘉靖間遷此。原稱玄妙觀,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諱,改玄為元。現有建築前為山門,中為玉皇閣,後為三天門和玄武殿。玉皇閣係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重建,四角攢尖頂的三層樓閣,面闊與進深均為3間,平面呈正方形,重簷飛舉,翠瓦丹牆,體態穩健,色彩和諧。玄武殿聳立於崇台之上,古樸雅緻,巍峨莊嚴。觀前有元至正三年(1343年)樹立的《中興路創建九老仙都宮記》石碑,記述九老仙都宮的營建始末,是不可多得的道教史資料。 玄妙觀位於荊北路中段,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為明萬曆十二年4重建,主建築玉皇閣三重飛簷,狀似塔形,屋頂有一青銅蓮花座,猶如盛開的金蓮,與屋頂閃爍的琉璃瓦融為一體,分外耀眼。觀後6米高台之上建有三天門和玄武閣,均為重簷歇山頂。玉皇閣右側方立有一高大的石碑“九老仙都宮記”碑。此碑立於元順帝至正三年,是江漢平原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碑刻,碑文記述當時的玄妙觀主持道人唐洞雲被元順帝封為八仙之後的第九仙。碑文為元代著名學士歐陽元撰寫、元代書法大家危素手書,極其珍貴。
高山蔬菜 荊州鄉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四面背山,中有荊州河貫穿東西,沿河兩岸田疇平整,是一個典型的山間盆地,最適宜栽種高山無公害返季節性蔬菜,因其水土質好,所種蔬菜均比山外平原蔬菜的口感好,如松菸堂的山蘿蔔,膚如凝脂白玉,肉質鮮嫩鬆脆,清洌甘甜,生吃更佳。青青的刀豆,圓圓的橄欖,應有盡有。從荊州河源頭綿延直到石門潭深坑下游,沿河兩岸山坡上,青青翠翠,縱深十幾華里,全是高山蔬菜。1998年全鄉產量達400多萬公斤,在收購旺季時,當地組織收購、運輸、銷售,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高山蔬菜供銷市場。經過這二年的努力,荊州鄉已基本形成高山無公害蔬菜的產供銷體系,成為上海、杭州、南昌等大中城市的菜籃子基地。全鄉2000多戶農民,家家栽種,戶均收入亦在數百元以上,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把荊州定為高山蔬菜基地予以投資
我要留言